6月5日,洱源县发生5.0级地震。灾情就是命令,云南省地震系统各级部门迅速赶赴灾区,成立现场工作队。云南省地震局、洱源县地震局的7名女同志主动请战加入现场工作队,在地震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中彰显巾帼力量。
中国地震局昆明地震预报研究所震灾风险研究团队负责人,曾参加过四川泸定6.8级、四川长宁6.0级、云南双柏5.1级等多次省内外地震现场应急工作。她业务基础扎实、专业能力突出、现场经验丰富。在此次地震应急现场工作中,她担任灾评科考组组长,主动挑起工作重担。她合理安排任务,科学协调工作,专业指导队伍,带领灾评科考组高质量完成洱源、剑川、鹤庆3个县8个乡镇90余个点的震害调查工作。在震后40小时内编制完成了震区地震烈度图,展现了“云震防御急先锋”的新时代速度。
云南地震台地震学研究室负责人,地震预报领域专家,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预报实践经验,对云南省的地球物理、测震学等数据了如指掌。她担任震情监视组副组长,沟通前后方,联合省内外,跟踪分析数据,开展会商研判,现场核实异常,全方位准确把握震情趋势,为烈度图编制提供震源机制解、余震序列及分布等数据支持。
中国地震局昆明地震预报研究所震灾风险研究团队年轻骨干,2023年进入省地震局工作以来,虚心向前辈学习,时刻做好地震现场工作准备。本次地震发生后,她主动加入工作队灾评组,初入震区不怯场,深入震中调查灾情,发挥所学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优势,承担烈度图等图件绘制工作。她在地震应急一线绘就了新时代的防震减灾青春图画,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地震人毫不胆怯、锐意进取的青春风貌。
洱源县地震局副局长,在地震系统工作的两年中,不仅掌握洱源县防震减灾工作总体情况,更快速掌握了基本业务知识。地震发生后,她充分发挥震区地震部门的沟通协调作用,为现场工作队提供交通、食宿、办公、会议等条件支持,让深入前线承担流动监测、震害调查战斗任务的工作队员无后顾之忧,保障了现场工作顺利开展、圆满完成。
地震现场工作需要发挥群体的力量!面对时间紧、任务重的应急工作形势,洱源县局办公室职工苏春池和吴林瑶、震害防御股负责人马新梅等三位工作队员,不畏辛苦,主动积极投入震害调查外业工作,分头担当野外工作向导,为高效开展现场震害调查指路领航。
红妆披甲震浪尖,这一朵朵绽放在洱源地震前线的“铿锵玫瑰”,用科技之智与柔韧之力,在滇西大地上彰显了新时代的地震应急巾帼力量。